代加工“高科技產(chǎn)品” 51人被騙109萬余元 |
| 時間:2025-11-21 22:28:27 來源:武進新聞 作者:陽湖網(wǎng) |
|
歡迎回來。成本僅五毛的零件被包裝成“高科技信號接收器”,靠“代加工”的騙局套取51名被害人高額押金,涉案金額超
100萬元。近日,武進區(qū)檢察院辦理了一起以“代加工”為名實施詐騙的案件。 去年9月,被害人小王在網(wǎng)上看到代加工的招聘信息,通過微信聯(lián)系后,被推薦到位于武進的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武進區(qū)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
張朝
這個代加工其實非常簡單,它的零件組成就是一根天線形狀的金屬件,然后下面是一個塑料底座,只要用502膠水把這個底座跟天線粘到一起,把膠水刮干凈,不要露出來,就算完成了加工,一個原材料就會有十幾塊錢的收益。 看到操作如此簡單,小王當場簽訂了《加工訂單合同》,交了3萬余元押金,將1500套零件帶回家加工。半個月后,小王按期到公司交貨。 武進區(qū)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
張朝
他們公司有一個犯罪嫌疑人,在公司里面扮演所謂的質(zhì)檢員,然后被害人拿東西過去,技術(shù)人員就說這個東西沒有達到我們的技術(shù)標準,是不合格產(chǎn)品,你這個不合格,并造成我們零件的損壞,押金也不能退。 意識到被騙,小王立即報警,警方很快將項某、徐某、張某等7人抓獲。據(jù)調(diào)查,2024年8月起,徐某、張某等人在多個招聘平臺發(fā)布“在家賺錢”“低門檻高回報”的廣告吸引被害人,精心策劃了“引流-簽約-騙押-分贓”的完整詐騙鏈條。然而,這些所謂的“高科技信號接收器”的零件,是項某從供貨商處以0.5元至0.75元/套的低價購入,卻以20元/套的高價向被害人收取押金。截至案發(fā),已核實51名被害人,涉案金額達109萬余元。 武進區(qū)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
張朝
我們也找了高校的老師來對這個進行論證,這只是帶有天線形狀的工藝品,根本就不具備任何功能。后來我們對被害人加工的這些天線去向,也進行了核實,發(fā)現(xiàn)全部是以四毛多一斤的價格賣給收廢品的了。 近日,武進區(qū)法院開庭審理此案,以詐騙罪分別判處項某等7人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至六個月不等,對于部分主動積極退贓的依法適用緩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