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亮起,無人離席。最近《南京照相館》點映場結(jié)束后,全國各地影院不約而同上演著同一幕:觀眾靜坐啜泣,保潔人員默默等待,無人打破那份沉重的肅穆。有觀眾坦言:“在座位上緩了很久才舒出一口氣”,更有人直言“全程眼睛沒干過”。這種集體情感滯留,在近年中國影史堪稱罕見。
最催淚的一幕,是眾人拍攝“全家福”時,背景幕布緩緩展開萬里長城、黃鶴樓等祖國山河。屋內(nèi)是紙上的壯麗中國,屋外是鐵蹄下的破碎南京。散場后,一位母親帶著孩子走進(jìn)南京街頭的璀璨燈火,驀然落淚:“萬家燈火就是對影片最好的回應(yīng)”。
歷史從未遠(yuǎn)去,只是等待被顯影。影院中的集體沉默,恰是對“銘記”二字最莊重的詮釋:膠片會褪色,但民族記憶永不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