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鑫和泰力推智能車間緩解“用工荒” |
時間:2018-03-22 19:07:29 來源:武進新聞 作者:陽湖網 |
|
近年來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企業(yè)用工荒問題不斷凸顯,在經濟結構換擋升級的當下,智能制造成為解決用工問題的突破口。位于前黃鎮(zhèn)的江蘇鑫和泰機械集團就主動求變,加快機器代人步伐,構建“智能工廠”。 記者
陳婷
我現在正在江蘇鑫和泰機械集團,在我身后的是智能鑄造系統(tǒng),它代替了傳統(tǒng)的鑄造造型工步,同樣的工作,原來需要15個人才能完成,現在通過輸入編程實現智能化,只需要三個人就能完成,大大的降低了人力成本。 鑄造行業(yè)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工序流程多,勞動強度大,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會導致產品瑕疵,也容易引發(fā)工傷事故。為此江蘇鑫和泰去年引進了智能柔性鑄造系統(tǒng),整個鑄造過程從砂處理到熔煉、澆鑄、冷卻一氣呵成,生產效率大幅提高。 江蘇鑫和泰辦公室主任
劉建元
按照我們將近四萬噸的鑄造產能來說,我們現在的用工在投產以后,會在原來的基礎上下降三分之二的用工,原來的話同樣的產能需要將近400人現在如果正常的話100人不到就可以了。 在減少用工量,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時,智能車間的運用還保障了員工安全,提高了員工整體素質。同時,產品品質也大幅提高,經濟效益更是提升了10%到20%。 我們希望通過智能化以后能夠制造高端的組件,我們不光在國內的發(fā)動機缸體上用我們的產品,我們想通過質量保證,我們吸引國外的客戶來購買我們的產品 2017年,我區(qū)有17個車間被認定為市級智能車間,占到全市總數47家的36%。與此同時,我區(qū)共有27個車間獲評江蘇省級示范智能車間,占全市總數的一半以上。 【編后】 從汗水驅動到智慧驅動,產業(yè)智能化解放的是更多勞動力。但智能制造并不是讓機器包辦一切,智慧驅動背后,人才依然是新舊動能轉換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因此,智能制造背景下新工人的進入和普通工人的離場,正迫切呼喚新型人才的培育和接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