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篦是常州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近日,“非遺小傳人”梳篦公益體驗課在區(qū)青少年活動中心開課,讓孩子們近距離認識梳篦,體驗梳篦制作的全過程。
活動現(xiàn)場,常州梳篦第九代傳人邢糧為來自錦繡小學的非遺小傳人授課。邢糧以“傳承千年的常州梳篦”為主題,將常州梳篦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發(fā)展、藝術價值娓娓道來。梳篦制作是精湛的民族技藝,用料講究、工藝復雜,一把木梳需經(jīng)過28道工序。在邢糧的指點下,孩子們親手體驗木梳制作的拋光、劃樣、打磨等八道重要工序,近距離感受傳統(tǒng)技藝手工藝品的魅力。
學生 王毅(我覺得梳篦做的很精美,也是很難做的。)
常州梳篦第九代傳人 邢糧(自己動手做了和最后自己繪出來一把梳子。不管帶回去還是送給誰,意義都是非常大的。推廣非遺項目活動都有很大的意義。)
此次“非遺小傳人”梳篦公益體驗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fā)了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