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需為他立碑,只愿玫瑰年年為他盛放。”這是近日杭州25歲的獨立攝影師“鹿道森”在微博上留下的最后遺言。在他5000字的遺屬中,回顧自己的經歷,他稱小時候因為乖、文靜,常常受到校園霸凌,“語言暴力,被排擠,被欺負,讓下跪,攔著路不讓你走,一群人欺負你”,被取各種“侮辱性”的外號,他呼吁“請停止校園霸凌吧”。這是一個用一生來治愈童年的人,可惜的是,他根本沒法治愈自己。那么,什么是校園暴力,孩子們遇見了該怎么處理?家長們又該做些什么呢?上周六,香溢瀾橋社區(qū)開展了一場校園霸凌普法活動。 【活動現場】 學生 陳璐 如果太極端 又沒有辦法向老師求助的話 一般都是保護自己為主 學生 馬焓森 校園霸凌的話是一群人或者是一個人 針對某一個人實施暴力 辱罵 毆打 會造成很嚴重的心理損失和心理傷害 還有肢體上的傷害 江蘇常明(武進)律師事務所 朱琴芳 今天我們采用比較寬松的形式 主要跟小朋友們一些互動交流 了解下他們在校園里有沒有遇見校園欺凌的這種現實的案例 周邊有沒有小朋友被欺負 小朋友的身心健康最重要 有的時候小朋友會采用暴力方式去對抗 以暴治暴 這種方式不可取 首先要保護好自己的生命 有的時候可以低頭 活動現場,朱琴芳從憲法關注保護未成年人權益角度引出“杜絕校園欺凌”,分別從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危害和如何應對校園欺凌三個方面和孩子們展開交流討論,并告知孩子和家長如何科學正確處理校園暴力。除了律師之外,共同參與活動的還有香溢瀾橋社區(qū)的特邀心理咨詢師。 香溢瀾橋社區(qū)特邀心理咨詢師 項陽 參與活動的主要是學生群體 基本上是在六年級到初中這個階段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正是青春期叛逆的早期 第一個首先要學會自我的保護 其次要尋求幫助 尋求老師的幫助和家長的幫助 香溢瀾橋社區(qū)第一網格社區(qū)干事 彭琳 我們今天邀請了我們的社區(qū)律師 我們的心理咨詢師 來一起共同面對這個事情 告訴孩子們以后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該如何)合理地去解決這個事 …我們的律師進網格 結合我們的網格工作 一起把普法宣傳 把矛盾糾紛調解都滲透到網格里去 像類似這樣的一個交流培訓活動 包括普法 我們一個季度大概要開展兩到三次 據了解,今年以來,香溢瀾橋社區(qū)通過突出黨建引領、以人為本和基層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管理模式,開展“援法議事”工作,打造援法議事“氣象站”,收集民意反饋、解惑法律問題、填補涉法盲區(qū)、普及法律知識,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 目前,我國的許多法律法規(guī)從人權、未成年人保護等角度出發(fā),對校園霸凌可能涉及的方面進行了規(guī)定和要求,所以孩子們如果遭遇,千萬不用害怕,要學會用法律法規(guī)來保護自己,懲戒“暴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