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自然,這些元素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也是孩子們成長的最佳環(huán)境,昨天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自然美育課程在淹城遺址公園開課了。
現(xiàn)場 武進博物館教育推廣人
臧明艷:有很多櫻花它是先開花后長葉的,但是八重櫻是花葉同生的。像絲絹一樣的,非常柔軟,非常美麗的。 【配音】4月5號,“清明.山野相見歡”武博自然美育課程的課堂設在淹城遺址公園。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識花識樹,知道了《詩經(jīng).小雅》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這個“薇”就是現(xiàn)在的野豌豆苗。在古老的三城三河,孩子們的好奇心、求知欲被不斷激發(fā)。
【同期】武進博物館社教部副主任
王麗娜:(清明假期)我們在第一天的時候,帶著孩子們?nèi)ソ纪庹乙盎ㄒ安?,進行一個壓花。第2天我們用第1天的壓花,進行一個古法造紙,孩子們呈現(xiàn)的作品還是非常出色的,很有意義。第3天我們就來到了淹城遺址公園,在戶外的一個探索的課程。我們還會順手找一下可以適合拓染的植物,在我們的抱枕上進行一個拓印。 活動參與者
馮一菲:我感覺把各種各樣的花合起來,就像春天一樣。 活動參與者
蔣豐羽:我經(jīng)常在小區(qū)里,按照上次老師講的,去找一些相似的植物,然后因為我媽媽有很多布包沒有圖案,我就經(jīng)常把她的布包裝飾的很漂亮,就像森林一樣。 【配音】結束自然的學習,孩子們開始手工制作,在拓印過程中,借助自然的美,創(chuàng)造獨屬自己的春天。(畫面+音樂) 【同期】武進博物館社教部副主任
王麗娜:我們是希望能夠帶領孩子在特殊的節(jié)日節(jié)氣里,讓孩子親近自然,感受人與自然人與生命的真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