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最美林蔭道” 紅梅路升級改造 助力老城廂復興 |
時間:2020-11-18 20:32:24 來源: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 |
|
紅梅路素有
“常州最美林蔭路”之稱,道路兩邊香樟樹層層疊疊地覆蓋著,綠樹成蔭,獨具特色。眼下,改造提升完畢的紅梅路變得更美了。一起跟著記者的鏡頭去看一看。 紅梅路,北起和平路地鐵1號線博愛路站,
南至延陵東路天寧寺,全程與百年學府省常中、 紅梅公園、
天寧寶塔左右相依,與羅漢路對接處是天寧寶塔正門“天寧福地”入口處。此次紅梅路提升改造工程,改造道路全長約550米, 由獅子巷至小東門路,
車行道路面寬度為7米,工程內容包括路面整治出新、管線工程、交通安全設施、綠化景觀及其他附屬工程,改造總面積約9600平方米,其中景觀工程面積約6500平方米。一直以來,紅梅路的文化定位就是“百年學府路”,因為紅梅路的邊上有百年名校省常中,為充分考慮道路兩邊校園文化氛圍、師生上下學安全及家長接送便利等因素,紅梅路沿街圍墻重點植入省常中校史文化,通過增加校史與知名校友介紹、夜間設置校園文化主題投影等形式,展現(xiàn)學校歷史記憶,增強道路文化魅力。 常州市園林設計院副院長
蔣婉容 第一呢,它是作為我們老城廂改造的一個樣板,第二呢,它也是一個老城廂的起點。它的景觀大樹是以香樟,楓楊還有銀杏為主,它是一條極具江南特色的林蔭大道,我們這次改造的時候,除了需要保留我們現(xiàn)狀的大樹以外,還要梳理中層以及底層的地被,擴寬了我們的人行空間,讓游客以及市民能夠漫游,體驗感能夠加強,同時也是貫通了我們天寧寺,天寧寶塔,紅梅公園以及文化宮廣場這么多的文化旅游資源的一條精致的林蔭大道。
市民2:這本來就是我最喜歡的一條路啊,因為我覺得這兩邊的樹香樟樹已經是暴露在一起了,就覺得非常有感覺。 為了給夜晚的紅梅路增添文化氣息,路燈按照“以人為本、應需設置”理念整體提升,在燈桿顏色與城市家具色調統(tǒng)一的基礎上,原低光效燈具全部更換為最新型單燈控制暖色LED燈具,可以按需進行明暗調節(jié)。路邊兩側供行人小憩的座椅,以及人行道側的欄桿下安裝了提供低位照明的燈帶,起到沿線步道有序引導。這次道路改造提升中,燈光最大的亮點就是這些夜晚在腳下盛開的梅花了。 常州市園林設計院副院長
蔣婉容 整個夜景照明的設計,我們會設置一些有情境效果的紅梅步步開,這個路燈處把它定義為“天空星星螢火,腳下紅梅花開”這樣子的一個夜景照明,同時呢也是符合我們整個紅梅公園以及天寧寶塔,這種禪意的情緒。 在道路功用性方面,這次的改造一方面保留了紅梅路與羅漢路交叉口三角地帶的機動車停車區(qū)域,適當增加非機動車停放點;另一方面,在實施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三道隔離的基礎上,重點改造提升非機動車通行區(qū)域,分塊設置休閑等待區(qū)、人行步道、設施帶和非機動車道四個功能區(qū)域,真正實現(xiàn)行人和車輛分流。 市民1:對于行人來說也更安全了,對于車來說也不用開得慌慌張張了。 可以說,改造后的紅梅路作為一條文化景觀廊道,不僅成為了一條“放心回家路”,更成為了一條老城廂美麗而通暢的文旅動線。為常州名片再添色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