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產兒日 關注“早到的天使” |
時間:2020-11-17 20:29:10 來源: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 |
|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
,其中,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早產是造成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給很多家庭帶來相當大的心理和經濟困難,世界早產兒日的設立旨在呼吁公眾更多關注早產問題。 因為早產,雙胞胎姐妹出生后就住在新生兒科,16天來第一次抱到女兒,趙女士夫妻的激動可想而知。 市民
趙女士:太小了,第一次抱,第一次抱。 趙女士丈夫:難以言表的心情,第一次感受到也是第一次看到她。生下來很小,大的才三斤多,小的才兩斤半,就一直非常擔心,現(xiàn)在稍微一個石頭感覺落下來了。 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技術的進步,常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的救治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成功救治的最低體重患兒僅730g,最低孕周患兒僅24+1周,刷新了我市超早產兒救治的記錄。記者了解到,每年僅32周以下或者3斤以下的超低孕周、超低體重早產生就有100-150個。在提升技術的同時,新生科同樣關注科學、人文的護理理念,像今天,新生科就邀請早產兒家庭參與袋鼠式護理。 常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醫(yī)師
王淮燕:媽媽在家里面也可以緩解她的焦慮,她的奶量會增加。他在爸爸在媽媽的身上,生命體征就有安慰。我們更應該關注早產的家庭,所以我們這些年陸續(xù)開展了袋鼠式的護理、家庭參與式的護理。我們今天來做這個活動,我們希望把這種理念傳播給大家,也希望我們能夠在常州市開啟這樣的一個先河。 世界早產兒日
專項救助基金啟動 早產兒病情變化多,醫(yī)療費用支出高,平均每天醫(yī)療費用在
1000元以上,而早產兒住院天數(shù)長,一般為15天至幾個月。雖然醫(yī)保能報銷部分醫(yī)療費,但是高昂的醫(yī)療費仍舊導致貧困家庭難以支付。在此背景下,16日下午,由常州市慈善總會,常州市婦幼保健院、常州一院鐘樓院區(qū)聯(lián)合成立的“丁香寶貝”早產兒救助專項基金正式啟動。 常州市婦幼保健院.常州一院鐘樓院區(qū)黨委書記
許軍:
動輒就幾十萬的費用,對一個家庭來說,非常沉重的一個負擔,低保又不能完全覆蓋這方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想,怎么能幫助到這些家庭讓他們愿意治療。凡是達到這個救助的標準的,我們通過專家委員會的討論篩選出來,就通過這個基金,給這個家庭救助。 2017年,市民張程的女兒在出生1個月時因化膿性腦膜炎住進新生兒科,在醫(y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下,一個月后平穩(wěn)出院。在探視女兒的時候,張程偶然得知一個困難家庭沒錢救治早產兒,他當即拿出3000元幫助他們。此次,在基金啟動時,張程捐出6600元,希望能幫助更多“拇指寶寶”度過難關。 熱心市民
張程:自己也組織了一部分身邊的朋友去募捐,去幫助新生兒科有一些問題的新生兒,包括早產兒。我自己每年也會繼續(xù)做一些捐助,雖然金額不是很多,但是也是盡自己的一些心意。 常州市市慈善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楊鐵: 一個是我們繼續(xù)向社會各界募集資金。第二天我們也會通過一些大型的活動,比如說像99騰訊公益慈善日這種活動來進行發(fā)布。第三個我們也會在市本級的一些公益創(chuàng)投項目中給予一些支持。最后一個,我們慈善總會也會視項目的運作情況和社會的感受度和反響度,我們也會給予一定的支持。 希望“早到的天使”們早日回到父母的懷抱,希望他們快快長大,去觸摸樹木草層,體驗生命的生機勃勃;去傾聽蟲鳥風聲,感悟聲音的細膩曼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