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購買烘干機拯救“晾衣難”的問題,還有些圖省事的市民干脆把衣服送到干洗店清洗,這不,最近干洗店的生意就明顯忙碌了不少。 今天上午,記者走訪了中心城區(qū)多家干洗店,工作人員都在忙碌著,衣架上整齊地掛著一排排洗好待取的衣服。干洗店負責(zé)人介紹,一般換季和過年前是干洗店生意最旺的時候,不過今年從2月初以來幾乎一直是陰雨天,這也催熱了干洗市場。 城區(qū)某干洗店負責(zé)人1:跟晴天相比的話要翻倍的,因為晴天的話,人家一般在家里洗,普通的衣服都可以洗的。下雨天的話,等著穿啊什么的,襯衫都拿過來洗,一天像我們這邊的話,正常的話有五六十單。 城區(qū)某干洗店負責(zé)人2:就是大概四五十個吧,一般就是羽絨服比較多一點,毛料外衣、羊毛外套。 雖然生意旺了,不過干洗價格并未漲價,洗一件毛衣或者西服的價格在30元起步,床單被套則要稍微貴一點,在40元起步。當(dāng)然,并不是所有衣物都適合干洗,像人造革、純棉等衣物則不建議干洗。一般洗好后,店家會統(tǒng)一進行烘干,市民取回家的衣物要進行晾曬再穿,使干洗劑等得到完全揮發(fā),這樣才能不損害皮膚。 城區(qū)某干洗店負責(zé)人1:衣服過來的時候我會跟顧客說,就是把這個袋子拿掉,擺在家里通通風(fēng)。 當(dāng)然,也要提醒大伙,衣物在送去干洗之前,記得摸一摸口袋里有沒有物品遺漏,以免造成損失和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