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債不還”現(xiàn)象多發(fā),“討債公司”悄然而生,但一些不法分子接受委托后,采取威脅、恐嚇、暴力、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等違法手段索要債務,以此獲取傭金,近日,鐘樓區(qū)法院開庭審理一起此類案件。
2017年初,常州的李先生因為自家企業(yè)效益不好,需要資金周轉(zhuǎn),向芮某借款25萬元,但實際上李先生只拿到手20萬元,另5萬作為利息,約定3個月內(nèi)還清。到了7月份,芮某通知李先生,債權轉(zhuǎn)讓給了葉某。
聲音來源
李先生:確實也是沒辦法,外面人家欠我的收不回來,所以稍微拖了一點時間
等到9月中旬的時候,李先生發(fā)現(xiàn)有一輛黑色轎車一直跟著他,幾天之后的一個晚上,李先生在距離自家還有幾十米遠的地方,突然被兩輛車一前一后圍住,從車上下來六七個人,其中一人手里還拿著他向芮某借款的協(xié)議。
李先生:對方帶頭的那個人告訴我,他不僅知道我住在哪里,還知道我孩子在哪上學,一直沒對我動手是因為給面子,如果我再不還錢,就要對我不客氣了。
當天,雙方協(xié)商無果,自此之后,李先生一家的正常生活就被打亂了,經(jīng)常有人到他家踹門,大喊“欠債還錢”,甚至在門口大小便。
李先生:太過分了,已經(jīng)徹底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了,鄰居們也有意見,我又不是不還錢,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呢。
這些前來討債的并非債主本人,而是其委托的討債公司人員。警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被告人施某于2016年5月設立“常州夜鷹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先后糾集被告人余某、徐某等,形成以被告人施某為首的較為固定的惡勢力犯罪集團,幫人追債,一般按照債務額度的20%-40%收費,然后分給團伙成員2000到5000不等的好處費。
庭審現(xiàn)場
被告人 施某:我會問我的委托方,你這個錢是有利息的吧?是否有利息?我問他這個欠條是真實的嗎?我會核實的,我也是注重公眾影響,從來都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會去跟人家吵,像沒收他人手機、去罵別人,這種事絕對不會發(fā)生,即使是債務人往我臉上吐一口口水,我都會把它擦掉,不會講一句臟話的。
然而事實上,施某等人卻是多次采用聚眾造勢、圍堵攔截、貼身式拘禁等手段給被害人施加心理壓力,向被害人索要與其無關的債務,嚴重滋擾他人正常工作與生活,給受害人心理造成極大恐慌,最終,被告人施某因犯尋釁滋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四個月,犯非法拘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五年三個月,其他人也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到四年七個月不等。
“討債公司”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帶,而且與“非法”、“毆打”、“拘禁”等不法行為高度緊密,法院提醒,遇到民間借貸糾紛,切不可劍走偏鋒,輕信討債公司的承諾而聘請他們替自己討債,通過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才是正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