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被青春撞了腰 |
| 時間:2018-11-10 21:51:35 來源:武進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wǎng) |
|
現(xiàn)代社會關于“健康”的概念已經(jīng)超越了傳統(tǒng)的醫(yī)學觀點,不僅軀體、生理健康,還應該精神、心理健康。如今,社會競爭激烈,成年人的心理壓力都很大,在校中學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生存,也面臨著種種壓力,再加上我國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越發(fā)嚴重,各種失控越軌行為時有發(fā)生,如果平常只重視學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視心理健康的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一起來看今天的生活超視。 學生:有時候
同學之間因為不熟悉 不熟悉大家性格 然后就會出現(xiàn)一點小矛盾 還有就是老師上課方法不一樣 也會不熟悉
不適應
學生:有點吧 因為壓力比較大 考試什么 學生:有的時候會 壓力比較大 作業(yè)比較多 然后就是心理壓力會大一點
因為成績上學習上有壓力 學生:有的時候因為做作業(yè)久了 那種煩躁的情緒它就上來了嘛 但是有的時候你還是要壓抑著
因為作業(yè)就是必須要做的
在連線記者的隨機采訪中,了解到中學生最大的壓力來自于學習,處在青春期的他們,常常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解壓。 學生:
睡一覺就差不多了 學生:小的(煩惱)話會跟同學說吧 如果有大的(煩惱)話可以跟家長談 學生:盡量去了解新同學 適應他們
然后也可以跟他們多交流交流 學生:一般就是先把作業(yè)寫完了 然后到小區(qū)那邊那個游樂室那邊放松一下自己 解壓一下
學生:買幾包干脆面 回去就捏 學生:跑跑步啊 或者跟父母朋友他們傾訴一下 然后減壓 是實在不行就 我一般不會 但是有的人壓力過大
也可以去找他們心理老師 在調(diào)查中,記者發(fā)現(xiàn),學生們心理壓力比較大的時候,一般會向家長或同學傾訴,另外,不少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課。 學生:心理課的話一周一次 學生:他會幫你解決一些心理問題
介紹一些大學的東西可以了解 學生:一周一次 班會課上
老師可能會弄那個ppt來給我們講一下
可以整理好自己的心態(tài) 對此,武進三院精神科主任嚴清章認為,中學時期是學生的生理、心理急劇變化的特殊時期,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自我身心的巨變,社會多元化的發(fā)展,導致中學生面臨的心理壓力因素越來越多。近年來,承受多種壓力之下的中學生經(jīng)常出現(xiàn)嚴重適應不良甚至做出暴力、自殺等行為,但在前期,往往沒有能夠家長和學校足夠的重視。 同期聲
武進三院 精神科主任 嚴清章:我們周圍的人或者叫我們社會不認可他這種狀態(tài) 把他說成是問題通常都把心理問題 一部分家長甚至很多民眾理解成思想問題
沒有從心理的角度去考慮 作出合理科學的判斷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 心理教師 周燕:事實上 正常人也有可能有心理問題 而且學生的好多心理問題
只是他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個必然情況 一些困惑而已 另外也要把心理咨詢的方式告訴他 而且要鼓勵他求助 心理求助
其實是一個強者的行為 中學生是生理、心理逐步向成熟階段發(fā)育的過渡時期,他們在探索人生道路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挫折和壓力,影響其心理健康。作為家長來講,要關注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變化,提高孩子對壓力的認知和應對能力,為釋放其心理壓力提供科學的方法。
家長:家長只能安慰她了 帶她出去玩玩啦 就是讓她到大自然陶冶一下情操 家長:肯定是勸啊 跟他講以后碰到問題還會很多 不可能以后
沒有困難 家長:有時候我也會生悶氣 跟他斗氣什么的 后來想想嘛 就哄哄他 比如 走吧我們一起燒飯啦 或者是走吧我們?nèi)タ磦€電影啦
采訪中我們發(fā)現(xiàn)家長們都會積極去幫助孩子排解情緒問題,主要方式就是勸導和帶孩子外出放松。而不少家長也承認,有時自己或許成為孩子心理壓力的來源之一。 家長:這塊做得也不是太好
有時候還是會(發(fā)火) 反而是大人的情緒 管理的不是太好 容易對小朋友發(fā)脾氣啊什么之類的 家長:我覺得很大一部分情緒其實是來源于家長
有可能就是小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 它是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 但是有的時候呢 家長覺得 因為我們用家長的角度去看孩子的問題的話
可能把它放大了 連線記者了解到,16-18周歲是認識壓力的模糊期,14周歲以下的孩子對于壓力的感知為懵懂期。通常我們把18周歲作為區(qū)分成年的標志也是如此。成人在處理壓力事件時顯得相對理性,
14周歲以下的孩子以主觀感受為主要特征,而介乎于兩者之間的孩子則處于青春期階段,情緒波動變化大,家長要特別注意。 武進區(qū)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副主任
張良:要了解一些孩子的心理特點 我們父母更應該要有一些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 給孩子建立一種安全感 學業(yè)壓力這塊
我們家長能做到的就是接納和包容 還有降低對孩子的期待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家庭和社會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