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體驗做梳篦 感受常州非遺魅力 |
| 時間:2018-07-14 20:34:41 來源:武進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 |
|
古諺有云:“揚州胭脂蘇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2008年,常州梳篦工藝進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暑假,武進區(qū)實驗小學分校的老師帶領學生們來到常州梳篦博物館,探尋這一古老的民族手工藝文化。 音樂+解說現場 在解說員的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常州梳篦博物館。一枚枚造型別致、色彩鮮艷的梳篦,讓同學們大開眼界,通過解說員的講解,原本對梳篦鮮少了解的孩子們也能說個所以然來了。 學生
姚嘉軒:這邊的梳篦非常的美麗然后色彩也非常的鮮艷,材料也非常的好,它是使用黃楊木做出來的,用來梳頭,然后去掉頭上的頭屑和頭虱的。 學生
夏雨欣:梳篦積攢著以前很多的歷史,而我們現在的梳子只是我們普通的生活用品。 常州的梳篦在清朝就美譽滿天下,被譽為宮梳名篦。常州的木梳街和篦箕巷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地方。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梳篦的收藏意義已經超過使用價值。在結束博物館的參觀后,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更進一步了解梳篦,工作人員又帶領他們來到制作車間參觀梳篦制作的過程。不少同學還親身體驗了一把制作工藝,有模有樣的拿起沉重的鋸子在小巧的梳篦上鋸出細密的梳齒。 學生:劉藝
這個拿著刀放在這個細槽里面,然后把這個這樣挪動,把這個刀放平最好,不然挪不動它,我覺得這個非常難,然后我也覺得工藝人非常辛苦,覺得他們非常不容易。 梳篦廠工作人員還讓同學們拿起畫筆,親自在梳篦上描繪出美麗的圖案,也許是第一次在梳篦上繪畫,同學們各個全情投入,畫得是津津有味。 學生
喬彭:我想送給我媽媽,剛開始畫的藍色,后來我想到我媽媽,經常穿的衣服都有一點紅,就是紅花,我就想用這兩個色。 常州梳篦廠市場部職員
楊雯:因為我們常州梳篦作為常州特色產品之一,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然后讓小學生從小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更多的接近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早在2015年,就在梳篦廠增加了這樣一個DIY工藝體驗區(qū),這些年接待了許多中小學生,幫助這些孩子們更加深入了解梳篦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和特色手工藝。 武進區(qū)實驗小學分校老師
蔣穎:不僅可以參觀,了解常州的梳篦歷史,讓孩子們感受到這個梳篦包含的許多含義,還可以讓孩子們親身去體驗梳篦的制作過程,感受制作梳篦的這些工匠們的匠人精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