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共享單車迅速躥紅,ofo、摩拜、小藍等共享單車不斷涌現在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因其使用方便、低碳環(huán)保等功能,受到人們歡迎,更因為有效地解決了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被認為是“帶給城市的禮物”。然而,不到一年的時間,車子被打砸、上私鎖、隨意停放等問題,也讓共享單車陷入爭議之中。2017民生熱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共享單車。
連線記者
王添: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據交通部數據統(tǒng)計,高峰時期,全國共有近70家共享單車企業(yè),累計投放車輛超過1600萬輛,注冊用戶量超過1.3億,為什么這個群體會如此龐大?金沙江創(chuàng)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曾經說過ofo的盈利模式,一輛自行車200塊錢,每騎一次5毛錢,每天騎10次,就收了5塊錢,200塊錢40天就賺回來了,再加上維護成本,可能三個月就能把成本賺回來,這樣的商業(yè)模式運營讓共享單車就像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般在各地滋長,但現實卻并不美好,首先乘著這股春風吹到常州的是小鳴單車,可它的出現只能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形容。 連線記者
王添:記者按照小鳴單車APP所顯示的定位來看 在清潭路和木清路的十字路口有很多輛單車 記者到達現場之后呢
發(fā)現這邊一輛車都沒有了 附近居民:這里一直排到頭上
記者:大概有多少啊
附近居民:至少有四五十輛的
昨天就沒有了 附近居民:昨天看到荊川公園門口好幾輛車子騎來騎去的 隨后,記者在鐘樓區(qū)城管局附近發(fā)現了數百輛小鳴單車,而正在現場清點的工作人員拿不出任何手續(xù)。 鐘樓區(qū)城管局工作人員:誰允許你們放在這的
我們這邊下面都是劃的停車位 你們有沒有審批 如果你們有審批的手續(xù) 那你拿出來給我 我還能理解
小鳴單車常州區(qū)工作人員:我們現在馬上就處理……城管給我們打電話 現在車全部在這里
之前拉走了一批 因為沒有審批手續(xù),小鳴單車被要求拖離常州市場,之后也就不了了之。與此同時,又有一批ofo小黃車進駐到武進市場,由于大批量無序地投放,影響了城市道路,被城管叫停。 武進區(qū)城管局市容管理科科長
馮甦:武進城區(qū)武宜路 今天早上我們也發(fā)現了大概有七八百輛共享單車 它也沒有經過任何的審批 擅自投放
對我們城區(qū)的市容市貌影響比較大 吸取了小鳴單車和ofo小黃車的教訓,去年11月份進駐武進的摩拜單車并沒有直接投放到城市道路,而是選擇了和武進高新區(qū)管委會合作,小范圍進行投放,政府部門也表示會提供道路資源并進行監(jiān)管,對于運營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摩拜公司進行處理和優(yōu)化。 摩拜共享單車常州區(qū)運營經理
朱曈:在我們的運營區(qū)域中,只要是不影響市容,不壓盲道
文明停放的情況下,我們是都可以隨借隨還,隨時停放的,但為了更好地指引客戶停放,我們跟政府會劃定一些白線區(qū)域,是我們的推薦停放點 武進高新區(qū)管委會市政公用事業(yè)管理科科長
王志鴻:我們現在安排是15個點,摩拜公司在11月11號的時候已經投放了300輛自行車,根據計劃,我們在11月底要投放2000輛車,整個計劃在高新區(qū)最終投放車輛5000輛左右,解決公交車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但在投放一段時間后,記者來到高新區(qū)回訪發(fā)現,馬路邊摩拜單車的身影隨處可見,非機動車道上、綠化帶里,都有亂停放的現象。 南湖家園保安:反正都是這些員工騎進來的,有的也就胡亂放,那里有放,這里有放,路邊也有放,肯定會有影響 市民:上下班的時候多一點
影響不好 形象不好
到處都有 為了引導用戶規(guī)范使用共享單車,摩拜公司還制定了一系列獎懲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而這也正是所有共享單車的通病,強調無樁停放、隨借隨還的優(yōu)勢,卻忽略了路權概念,企業(yè)后續(xù)服務和管理的脫節(jié),反而給城市道路帶來壓力。 連線記者
王添:對于共享單車來說,常州只是全國的一個縮影,很多一二線城市情況更為明顯,就像電梯有荷載量一樣,城市對共享單車也是有荷載量的,政府必須健全企
業(yè)準入與退出機制,采用服務質量招投標的方式來控制共享單車準入,規(guī)范后期運營,只有有效地管理和節(jié)制,才能幫助共享單車回歸節(jié)約、低碳的本義。 共享單車的出現,對于廣大市民來說都是歡迎的,畢竟這是一種低成本又方便的出行方式,但企業(yè)在盈利的同時卻給城市留下了難題,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停放和管理的問題,那共享單車很有可能成為城市垃圾,如何讓共享單車騎的又穩(wěn)又遠,企業(yè)需要承擔起社會責任,政府也要出臺管理辦法,總之一句話,共享單車,要環(huán)保更為規(guī)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