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轉(zhuǎn)化的靈感 |
時間:2018-02-09 22:27:17 來源:武進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wǎng) |
|
豆腐:轉(zhuǎn)化的靈感 俗話說:“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泵魈炀褪寝r(nóng)歷臘月二十五了,按照民俗,是推磨做豆腐的日子,以前村上家家戶戶磨豆腐的場景已經(jīng)很少見了,不過做豆腐生意的人卻是十年如一日推磨點鹵,將小豆腐磨出了大幸福。 早上天還沒亮的畫面 早上五點,月亮還掛在枝頭,街頭的風(fēng)帶著冬季特有的凜冽,吹向剛剛亮燈的湖塘菜場,角落里的一家豆腐店卻燈火通明,趙俊和妻子吳金梅已經(jīng)在店里忙活了兩個小時。為了能讓顧客吃到最新鮮的豆腐,他們每天凌晨三點鐘就要起床。墻根邊擺著十來桶浸泡好的黃豆,趙俊夫婦倆的一天就從研磨黃豆開始。 趙?。哼@個就是新鮮吧,隔夜的豆腐總歸有一點(不太好)。冬天還好,到夏天的話,隔夜的豆腐根本就不能吃,到第二天就已經(jīng)變質(zhì)了。 將泡好的黃豆倒入機器中攪碎,分離成豆?jié){和豆渣,這個過程被稱為打漿,通常一桶黃豆要反復(fù)打三遍漿,確保豆渣完全被剔除,再經(jīng)過濾網(wǎng)細細篩一遍,才算過關(guān)。說話間,趙俊直起身來,緩了口氣。 趙?。阂话阏W鰰r間長了,腰都不是很好。因為像我們這種干活,基本上都是靠腰力,雖然說小活不重,但是時間長了,人總歸疲勞的。 現(xiàn)場
吳金梅:要大一點小一點? 顧客:小點,拿塊最小的給我。 吳金梅:四塊三。 早上六點,就已經(jīng)有客人陸續(xù)上門,趙俊和妻子不自覺的加快了手上的動作。生豆?jié){在點鹵之前還需要煮沸,這個過程長達三十分鐘。 吳金梅:豆?jié){磨好了以后要燒漿呀,這個鍋我們現(xiàn)在就是用的電,代替了傳統(tǒng)那種土灶鍋,既干凈又衛(wèi)生,我們也輕松一點。 話雖如此,可在等待燒漿的過程中,吳金梅手指靈活飛快地,將凌晨做好的豆花,一塊一塊包在小紗布里。這是店里所賣的品種之一,嫩豆腐。 吳金梅:這個豆腐飯店里面比較受歡迎的,它有的都是整個燒的,燒起來很漂亮的,要的就是這種形狀,回家不用切的。 趙?。簳r間長了就是靠眼睛,自己看,然后掌握這個度。 吳金梅:它點好了以后,你再動它就會有水出來,它就變老了。你一動它花就變老了,花變老了它就做不出來豆腐了?,F(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慢慢變厚了,看得到嗎? 鹵水使大豆蛋白質(zhì)變成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豆花實際上就是大豆蛋白質(zhì)重新組合的凝膠。 將點好的豆花放到滲水紗布里擠壓出水分,再將紗包放到木質(zhì)磨具里進行擠壓,三十分鐘之后,豆腐就做好了。 顧客:拿五塊豆腐。 顧客:豆腐嘛,紅燒啊?,F(xiàn)在天冷了,麻辣豆腐,百葉跟素菜也可以放在一起燒。 豆腐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是由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所發(fā)明。豆腐的神奇之處在于,制作豆腐過程中產(chǎn)生的余料,還能做成百葉、腐竹、豆渣餅等食材,給豆腐制作者繼續(xù)帶來收入。這對外來夫妻憑著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辛勞打拼,也已經(jīng)在常州扎根。 歷經(jīng)碾磨走過點化
小豆腐磨出大幸福 趙俊和吳金梅都是淮安人,本是當(dāng)?shù)貒鵂I廠工人,卻沒想趕上了上世紀(jì)90年代末的下崗潮,在老家打了幾年零工后,2008年夫妻倆帶著僅有的積蓄來到常州,開起了這間豆腐店。豆腐一磨,就是十年。 吳金梅:做豆腐是無意當(dāng)中發(fā)現(xiàn)的,以為做豆腐可以不受約束,可以照顧孩子嘛。 連線記者
張寧:現(xiàn)在呢? 吳金梅: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反而更沒空了,最主要的是半夜起來啊,你看這個天熱乎乎的熱被窩,我們夜里兩三點鐘就要起來了,這個是苦的。 做豆腐剩下的余料,被手巧的夫妻倆做成各種少豆腐的衍生品,豆腐干、腐竹、百葉等都頗受顧客喜愛。店鋪一年的租金在3萬元左右,刨去成本,夫妻倆一年能賺十多萬。靠著這筆收入,他們在湖塘買了房安了家,還將老人孩子都接了過來。 趙?。簞傞_始來,我們租房就租在菜場下面的(地下室),圖方便。好多不熟悉,不方便,靠著菜場近一點,以菜場為家了。后來慢慢的有點積蓄,就買房子了。這個世界上只有懶人,沒有窮人,幸福生活總歸要靠自己去爭取的。 下午一點,忙了整個上午的夫妻倆,開始收工打掃。在人們印象中,豆腐作坊總是臟亂不堪的,可是妻子吳金梅即使再疲憊,也要在完工后,對店鋪內(nèi)外進行大掃除。 吳金梅:干凈一點,自己看著也舒服啊。 回到家里,已經(jīng)是下午兩點,趙俊和吳金梅開始給老人孩子做飯。辣椒炒百葉,蘿卜燒肉丸,再加一個豆腐湯,兩菜一湯便是全家人的午飯。 現(xiàn)場
吳金梅:做到大年夜就回去了,然后到初六再回來,一年忙到頭跟家里的親戚也見不著面,總歸要回去看看的。 俗話說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趙俊夫妻倆每天雖然過得辛苦,但卻十分充實,每天當(dāng)大多數(shù)人還在夢鄉(xiāng)時,夫妻倆就已經(jīng)開始為生活打拼。其實生活就像做豆腐,歷經(jīng)碾磨,走過點化,就會,苦盡甘來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