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吆喝非遺特展 重溫老時光 |
時間:2017-09-02 20:26:21 來源:武進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 |
|
在老街巷中,吆喝是生活氣息,是市井風情。在高樓林立中,吆喝是遠去的鄉(xiāng)音,是縈繞的鄉(xiāng)愁。這許多地道的常州味,昨天在武進博物館內精彩呈現,一聲聲穿越時空的吆喝,帶我們回到了過去的老時光。 現場:修鍋了,這鍋怎么修,大洞大修,小洞小修。 和傳統的展覽不同,“地道常州味——常州吆喝非遺特展”好不熱鬧,這是一個可以聽、可以看、可以摸、可以吃的展覽。常州吆喝是一種文化,也是一門藝術,吆喝聲和這些老行當一起,融入百姓的日常,記錄了一個時代的生活方式和市井風情。 一段梨膏糖的吆喝 此次特展的老物件都是市民袁建民的藏品。袁建民癡迷收藏老物件,2015年創(chuàng)建了“一木四味空間”,展出2000余件民俗用品免費向廣大市民開放。他也是希望這些老物件,能讓大伙重溫逝去的歲月,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一木四味空間”館主
袁建民:襯托出我們的民俗文化,弄的非常好,假如哪里有這樣民俗的展演,問我借東西,我還是會支持的。 為了讓展覽活態(tài)化,武進博物館還特別邀請了華音長青藝術團吆喝隊現場表演、解說,以常州方言唱出的吆喝,運用花腔、甩腔等技法,質樸而鮮活,一唱三嘆旋律優(yōu)美,富有極強的情趣和表現力。 現場
常州民俗學會會長
季全保:篤篤篤,賣糖粥,誰的小孩哭,我來抓。聽到梆子等聲音,家里人全都知道了,我拿碗去買糖了。你看這賣糖的,也是窮苦人,全是用別人包糖的麻袋,去洗著,然后在煮,就是靠煮,煮到粥粘稠了 福建省三明市博物館工作人員
鄒曉芳:覺得和我的童年也非常相似,然后覺得這個展覽非常好,我覺得我們也可以效仿一下,也可以做一個民俗的展覽。配上幾位老師的表演,真的好像回到那個年代一樣,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常州民俗學會會長
季全保:
這就是鄉(xiāng)土、鄉(xiāng)韻,通過這個展覽就可以使大家了解到,江南大地武進,不但是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更重要的是民俗風情也是非常的多彩。 作為武進區(qū)第五屆市民藝術節(jié)的系列活動,今天“客家探秘——福建三明客家民俗文物展”
和“地道常州味”同步開展,博物館也將圍繞這兩個特展開展諸如設計客家民俗服裝、學習常州吆喝等社教活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