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呢,我們欄目播出了白血病患兒李紳家庭貧困,向社會求助的報道,當時呢,不少愛心人士伸出了援手,孩子的病情也牽動著無數(shù)人的心,那現(xiàn)在他的病情怎么樣了呢?我們的記者在近期再次上門看望。
【同期聲】李紳的母親 楊莉:希望好心人能救救我們的孩子 他才12歲特別聽話懂事,我們不想因為我們父母沒錢給他看病,就放棄他的治療。
楊莉一家九年前從邳州來到常州打工,租住在府北新村的一間毛坯房中,2014年3月25日,她的大兒子李紳突然肚痛難忍,到醫(yī)院一檢查,竟然是高危型白血病,只能轉(zhuǎn)入蘇州兒童醫(yī)院治療。骨穿、腰穿、化療,每個項目都十分痛苦,但堅強的李紳卻一滴眼淚都沒流,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他的父母選擇向社會求助,而在我們欄目報道后,全城也是愛心涌動。
【同期聲】何留小學校長 陸國偉:我們會時刻關(guān)心孩子的身體康復情況,沒關(guān)系,先把身體養(yǎng)好,如果這個學期落下來,沒關(guān)系,我們老師肯定會幫助他。
令人欣慰的是,李紳并未被病魔所打倒,經(jīng)過漫長的化療周期,他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身體也開始慢慢恢復。
【同期聲】李紳的母親 楊莉:情況基本上穩(wěn)定了,化療也接近尾聲了,恢復得比較好,也請關(guān)心我們的人放心,我們一定不辜負大家的希望
去年9月,李紳再次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校園,重新拿起了書本,雖然落下了不少功課,但他沒有沮喪,仍然像兩年前一樣熱愛學習,渴望知識,學校對李紳的情況也十分關(guān)注,每周都會通過電話和他的父母溝通,可是前兩天,老師打來的一通電話,卻讓李紳的母親楊莉?qū)嬍畴y安。
【同期聲】李紳的母親 楊莉:老師說有人給我兒子捐款,讓我們過去了解一下,因為他本人沒有留下有效的信息,這次就想借助你們電視臺幫我們找到這個人,我們希望把這個錢還給他本人
目前呢,李紳一家仍然背負著將近二十萬元的外債,而李紳的后期康復也需要費用,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父母為什么要選擇退還他人的捐助呢?
【同期聲】李紳的母親 楊莉:因為孩子當時很急,需要幾十萬上百萬的樣子,我們家庭承受不了,就是給自己一點數(shù)額減輕自己的負擔就可以了,當時捐到二十幾萬,連借的款加在一起,夠我孩子的治療了,就可以了,我們的情況比兩年前要好很多,至少我老公現(xiàn)在可以上班,維持我們基本的生活,現(xiàn)在孩子的病情也穩(wěn)定了,雖然窮一點,但是沒關(guān)系的,因為我們還年輕,可以自食其力
【同期聲】連線記者 郁振宇:巨大的生活壓力并沒有擊垮夫妻二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一句我們還年輕,可以自食其力,與前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羅爾事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今網(wǎng)絡時代的興起,伴隨著信息的快速傳播,利用重大疾病大肆斂財,詐捐的事件時有發(fā)生,楊莉樸實的話語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好心人不留名 連線記者尋人無果
為了完成楊莉一家人的心愿,3月2日,連線記者來到李紳就讀的何留小學了解情況,看能否找到捐助人的信息。咱們啊,接著來看。
『監(jiān)控畫面』2月27日上午10點左右,這位好心人來到李紳就讀的何留小學,但不愿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這給當時執(zhí)勤的保安范守高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期聲】何留小學保安 范守高:我問他干嘛的,他說他是來了解一下,上次有個小朋友身體不好,我了解下情況,我問他是你什么人,他說我不是他什么人,我說你是要干什么,說是想募捐,問他哪個地方他也不說
雖然當時好心人在保安室登記了信息,但是當記者撥打登記欄里寫下的電話號碼時,卻是個空號,而所留的姓名王強也是化名,之后呢,記者又找到了當時接待好心人的談老師,據(jù)他回憶,這位好心人身高不到一米七,上身穿藍色棉襖,下身是藍色的牛仔褲,腳上穿著一雙黑色棉鞋,說的是普通話,在與他交流的過程中,談老師得知這位好心人從兩年前就開始關(guān)注李紳的病情了。
【同期聲】何留小學教師 談曉萍:他當時就說,兩年前好像也知道這件事情,好像也參與過 他說他就想了解一下現(xiàn)在這個孩子的家庭狀況怎么樣,他說他還要進行捐款,我說捐款要經(jīng)過家長同意,幫他聯(lián)系了對方家長的爸爸,小孩的爸爸說現(xiàn)在工作也比較穩(wěn)定,小孩病情也趨于穩(wěn)定,可能不再接受別人的捐款了,好心人堅持一定要捐
最后呢,這位好心人將一千元現(xiàn)金留在了談老師的辦公室,便默默離開了,尋人的線索到這里也就斷了。
雖然找到好心人的希望渺茫,但是楊莉說了,他們不會放棄,如果這位好心人看到節(jié)目,希望能夠與楊莉聯(lián)系,咱們的觀眾朋友們?nèi)绻J識這位好心人或是有他的線索,也可以撥打我們的欄目熱線8605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