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智能手機時代,用戶最痛苦的莫過于“月底沒到,流量沒了”,而用不完的流量則是白白浪費掉,流量成了大多數(shù)手機用戶的痛點。終于好消息來了,從10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將正式面向手機用戶全面開放套餐內(nèi)流量單月不清零服務,剩余流量可以轉移到下月優(yōu)先使用。對于這個消息,不知道大伙怎么看呢?
連線記者 施劼婧:說到有效期,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是有有效期的,比如說食品 藥品 比如說 優(yōu)惠券和信用卡 又比如說運營商的產(chǎn)品和業(yè)務 那么相比于前面的有效期 后面的有效期是大部分人都不喜歡的 因為有的有效期是源于財務制度管理要求;有的有效期是出于運營商自身成本和的考慮;……比如說套餐的月底清零 套餐內(nèi)的業(yè)務量只能當月有效 逾期就作廢了。
市民1: 坑啊 用我們的錢 下個月又要清零了 根本就沒有征求我們的意見
市民2:就是很霸道 就像流量嘛 剩了給我們清零了 我們用了還要扣我們的錢
連線記者 施劼婧:近期,有消息稱,從10月份開始實行流量不清零的政策 并且這個措施是以兩個月為期限 并不是永久不清零 那么對于一些流量大戶來說 他們會不會認為這個措施是一個形式大于意義的作秀呢?
市民3:對于流量用不完的人 這兩個月估計會有很大的利益效果 但是 就兩個月的話我估計沒有什么太大的成效。
市民1:其實說白了還是沒有用吧(為什么)因為它只延續(xù)一個月 其實他可以保持一年一年 一年清零一年清零的這種 這樣更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吧
常州大學華商研究中心 主任 彭偉:消費者的需求是差別化的 運營商可以在套餐里面多設計檔次來差別。
不清零一小步 通訊行業(yè)一大步
事實上,流量不清零的問題已經(jīng)討論了很久,去年,一些虛擬運營商就進行了實踐性的探索,今年5月13日,李克強總理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提到“上網(wǎng)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轉贈”、“提速降費方案”,7月,工信部再次強調,將強化定期跟蹤,推動企業(yè)推出能夠普惠的當月套餐數(shù)據(jù)業(yè)務流量不清零措施。在有關部門的推動下,流量不清零終于有望得以實現(xiàn)了。常州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彭偉認為,雖然這只是消費者利益保護的一小步,但已經(jīng)是通訊行業(yè)向前發(fā)展的一大步。
常州大學華商研究中心 主任 彭偉:短時間內(nèi)有這個改革對我們消費者的利益保護最大化是很有作用的…我估計有一天會發(fā)展到的 你流量多了 他流量少了 可以轉移 流量交易啊 因為那個本來就是自己的財務 這是個好事 改革 但我覺得改革需要慢慢來做
另一方面,彭偉指出,流量不清零只能讓一部分人受益,消費者真正應該關注的,是運營商收取的那些過高的基礎費用。
常州大學華商研究中心 主任 彭偉:三大運營商的前提投資是很大的 他要分攤 從2G到3G到4G每次提升一次等級都是投資…等到了基礎設施不用再建設了 那個成本自然會降低
雖然沒有達到大家預期的期望,但愿意走這一步,已經(jīng)是通訊行業(yè)向前走了一大步。流量不清零或將變成現(xiàn)實,運營商開始丟掉幻想,清醒的認識到只有徹底擁抱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徹底改變既有的管理模式和思路,才可能獲得新時代的市場地位,也才能重新獲得社會公眾的認可與歡迎。畢竟消費者的目的很明確:資費降低。 |